梅林笔记3:“身危而功不成”vs. “功成而受恶名”~今天的戚帅感受到我的关怀了吗

今晚library终于开了,下班跑去挖八卦,看到本书叫《明代御倭战争》,是李光璧先生写的。本来是想当做source之一梳理一下老胡的御倭整个过程,结果发现李先生不是一般的不喜欢胡宗宪,看的我都气笑了。先截几段:

“事实上,后来东南沿海倭寇的平定,不是胡宗宪招抚倭寇的结果,而是广大人民的功劳。”

(well......是。对.......是....人民的功劳,没说错啦.....)

“于是胡宗宪与赵文华狼狈为奸,积极进行倭寇的招抚工作。”

(这句话的逻辑我并没有太懂........就,感觉需要感谢他俩狼狈为奸......?)

“胡宗宪一方面重金贿赂严嵩,并进一步向嘉靖帝献媚;一方面也想利用抗倭将领抵御倭寇,以便保持他的利禄官位。”

(这是说三十七年赵文华倒台,胡宗宪为保东南大局给嘉靖献白鹿和白鹿双表。李先生你真是,这也能黑的起来.......但是现在学者们对此客观多了。我觉得也是没必要多讲。胡宗宪无非是不想当朱纨也不想做张经,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罢了)

“胡宗宪一面聚敛财富,借机贪污,一方面散金贿,买徐海、王直等人就抚。不知耗费了多少国帑,才换得了几个倭寇首领的首级;而且首恶巨奸都可以招抚,也大大削弱了将士们的斗志。在当时就有人反对这种做法。”

(“才换得了几个倭寇首领的首级”???这可是大boss们的首级啊?什么“首恶巨奸都可以招抚,也大大削弱了将士们的斗志”,这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好像戚继光俞大猷卢镗他们都不打仗一样。胡宗宪的招抚配合得是众将的军事部署。比如,他用反间计诱骗徐海,徐海一撤出桐乡,在追着他的部队打的,就是戚继光的部队。等他跑到钱塘江边,远远一片火光,船都被烧了。那就是俞大猷的部队。更何况倭寇侵扰蔓延东南整个海岸线,岂是胡宗宪摇摇羽毛扇,只招抚就可以清缴的?调兵遣将难道不是他的日常?)

“胡宗宪招抚徐海、王直,在其主观动机上,自然是为了严党的利益,唯恐战败得罪;同时更想从中捞取金银财货,所以竭力主张招抚。但在客观效果上,也符合了人民的利益。”

(好的。胡宗宪打仗都是为了严党的利益。。。行吧。好。。。)


恰好也找到一些相关资料,就当记录在这里了。

不是我替老胡说话我就是替他说话,我觉得他相忍为国这一点实在是无可指摘。其实从古至今,大部分人对他的功绩和为人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也都会指出他两个大问题(私生活暂且不论):交通权贵、馈贻过。这也是言官弹劾他的主要问题。甚至当时还说他是“军中倭主”,这个就有点太黑人家了,唯恐天下不乱,胡说八道啊。

交通权贵,自然是说赵文华、严嵩父子、甚至嘉靖。

馈贻过,是说花了多少钱来安抚海盗。很多人都认为他招抚海盗不如直接打。而且银子过手,多少用在倭寇身上,多少用在你自己身上,就不得而知了。

我觉得其实胡宗宪的理念其实特别简单:我不想做朱纨。我也不想做张经。我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我要把事情做成。

引用一次明代人张鼎这句话:“不贿则身危而功不成,贿则幸成功而受恶名以死。”

我要是胡宗宪,我也选后者。这就跟江陵夺情那会儿似的,我要是全这个虚节,我新政不成。我要是要保证新政推行,我就得承受不守孝道有辱名节、贪恋权位这些恶名。

时人也都明白他左右为难的处境,尤其到了现代,学者们更是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对比他的结局,都不免唏嘘。


恰好查到了几个资料。越来越理解老胡当时的做法,也是觉得他真不容易,就想说李光璧先生也太偏颇啦。就说几个导致他“交通权贵、馈贻过”的原因:

1. 朱纨的失败原因,即倭寇复杂的背景和朝中势力的掣肘。当时弹劾胡宗宪的比弹劾朱纨的还要多,他要怎么保住自己的位置,要如何找一个挡箭牌来抵挡那些被损害了利益的官员的攻击,才不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是保证他在东南打仗的基本条件。否则不日身首异处,谈何御倭?!很简单啊。和内阁搞关系。讨皇帝欢心。安抚监军的心。

  • 朱88下了海禁的指令,称为了祖训。要求“片板不许下海”,这完全违背了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存意志。不能出海捕鱼,不可出海经商,你让人家怎么生活?连日本的使者都十年才接待一次。为了生计,渔民、商人铤而走险,必要时就会自备武器与明军产生冲突、逐渐成为了海盗团伙

  • 而同时,腐化堕落的明军也利用这个机会,对渔民、各国商人进行敲诈勒索。更加剧了倭患。

  • 沿海海盗很多都是那一带居民的亲属。他们贿赂当地官军,官军情报比明朝军队的长官知道还要早。这仗怎么好打。

  • 沿海商人家族背景复杂,官商勾结。朝中其实很多官员反对禁海,背景就是浙商闽商,势力盘根错节,还有很多徽商。同时和海外有广泛的联系,更掌握着东南大城市的经济命脉。朱纨其实是在跟商人集团做斗争。尤其那时候东南沿海也都是科举大省,他们很多官员的家族就是商人,朱纨一刀切,对他们不是好事,满朝弹劾他滥杀无辜。

就连李光璧先生自己的书里都说,“当时浙闽沿海的大地主,向来靠私通倭寇获取厚利,一旦失去利源,群起反抗朱纨。朱纨对朝廷说,‘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濒海之盗犹易,去中国衣冠之盗犹难’(《明史·朱纨传》卷二零五)。当时沿海一带商人指使闽籍巡按御史周亮等出面攻击、在朝的浙闽官员合力陷害,朱纨被降职。御史陈九德诬劾朱纨所杀的海盗奸商都是正经商人。最后《明史》就评价朱纨是“乃为势家构陷,朝野太息”。


2. 赵文华赶走了堂堂总督张经、巡抚李天宠。继任的杨宜委曲求全也被撤了。胡宗宪看着这么多前车之鉴,以一个七品御史的身份,要是还跟人家硬杠,那就不如直接回家吧。还施展个毛线才华。

  • 这么说吧。胡宗宪依附赵文华,可能不politically right但是我觉得做的没错。当时张经是总督,李天宠是巡抚,正二品从二品,到了赵文华是三品工部侍郎。人家总督巡抚瞧不起赵文华就算了,你胡宗宪是什么?七品芝麻官,巡按御史而已,代天子巡牧没错,可是你品级摆在这儿。你有什么资格不对人家客气?人家堂堂二品大员,还打下了著名的王江泾大捷,都能因为赵文华一句话,就被锦衣卫直接拎走了。何况他一芝麻官?他不依附赵文华他能怎么办?当场就回家去算了。张经也是有意思,你说你再怎么瞧不起人家,也不能行动计划一点不跟赵文华说,特意瞒着他,这不是找事儿。不跟元辅打交道,反而跟徐阶倒是有些来往。徐阶尚且让着严嵩呢。既有大才,又不得已要依附赵文华,既然赵文华许了无相忘,拼一把又如何。

  • 胡宗宪诬陷了张经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老胡弹劾张经的奏章最后有这么一句,说张经是“功之首而罪之魁也”,终究还是留了点良心......

  • 锦衣卫带走了张经,对胡宗宪来说一定是大有触动。他眼见着朱纨,眼见着张经,都在御倭的事情上没了命,心里什么感觉可想而知。就看继任张经之职的杨宜怎么对赵文华,就知道总督多难当了。杨宜对赵文华那是处处小心处处让着,还被赵文华给他撤了,推上了胡宗宪。

  • 赵文华不是个傻子。他巡访了沿海一代之后就对朝廷直言了倭患问题根本,就是“海禁过严”。聪明着呢。而且如果老胡扶不起来,他也不会推。他能在做国子监学生的时候就认准了严嵩,如今认准胡宗宪也是大功劳。张经求稳,胡宗宪求变。未尝不可一试。


3. 明军太弱了,倭寇却花样百出,比我们想象的要强的很。尤其背景又复杂,若不智取,秉承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后果不堪设想。

 

  • 当时东南沿海的明军弱到胡宗宪不得不愤慨道,“进退无纪,彼此离心;贪功观望,有同儿戏,坐贻地方大害”。《明世宗实录》记载当时那里的明军是“遇警辄借渔船应敌,号曰‘私哨’......兵非惯战、船非专业,闻警辄逃,全不足恃”。

  • 明军差到了戚继光、谭纶都开始要求自己练新兵。岑港战役前,戚继光上疏了胡宗宪,主张训练浙兵。以浙人守卫浙土。胡宗宪命将兵备佥事曹天佑所部兵士三千交戚继光训练。然而军容虽然可观,戚继光却发现他们太过怯懦。这也是戚继光在岑港战役后想要训练新军的起因。

  • 倭寇打仗的时候,常常挑衅,引用明军浪费远程武器以至殆尽。不但作战能力强,而且擅长小股部队作战。还善于伪装,迷惑明军。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就评判,“无论官方文件如何强调这一战争是政府的官军围剿海盗,实际上却是中国的外行对付职业化的日本军人”。


4. 胡宗宪总领东南,他最基本的方针政策就是“攻谋为上,角力为下;并力合势,以次剿除”,这就是给将领们的指导方针,他们自己配合着自己的用兵理念行军布阵。调兵遣将、帮助将领和百姓们与朝廷沟通,争取东南在兵力、粮草、职权上拥有最大的自由度,是他的职责。以招抚为重擒王,辅以将领们的优秀发挥,才得以完成抗倭大业,实在是没得可挑。

  • 嘉靖三十六年的时候,都已经逮着汪直了。就仅汪直的部下盘踞岑港,才三千人,明军打了半年才打下来,你可见明军多弱,倭寇多强了......也可见这么硬扛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不觉得胡宗宪的招抚政策有什么问题......

  • 恰好这里有张图,是当时倭寇侵扰东南沿海的地图。看一下地图就知道有多少倭寇在滋扰自山东到广东、海南等沿海大部分居民,杭州、扬州这种大城市都难以幸免于难。何况倭寇成分复杂,照朱纨那么一刀切得打,照张经那么耐心地等,这仗得打到哪一年去?胡宗宪总领东南,不可能一个小地方一个小地方去硬打,他能做到的就是擒贼先擒王,这是主要纲领。积弊难理,硬扛是扛不过的。


这里想做个对比。今天恰好查了下戚帅和子理后来在北方打仗的资料。深感于与中央的关系好坏,对于帅、将在战争中的表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戚继光曾经这么评价,边防之事本来就是大有可为的,但“其机不在边鄙,而在朝廷;不在文武疆吏,而在议论掣肘”。(《练兵条议疏》,载《明经世文编》卷三四七)

一语中的。戚帅明白的很。一语道破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成功,有些人出师未捷身先死。

胡宗宪做浙直总督,带着戚继光打倭寇,和谭纶做蓟辽总督,带着戚继光御北虏相对比,一是政治环境实在差太多了,二是内阁的态度差太多了。三是嘉靖和万历也不是一类人。

先说一。政治环境。

汝贞打倭寇那会儿,满朝搞党争,倭寇背景又不如鞑靼简单。鞑靼是纯粹的外人,倭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yeah这是1566部堂说给小马的话hehe)。就别说俺答能直接打北京来了,就说东南沿海的明军那么弱,积重难返,根本没人重视你东南沿海,朝中背景是商贾的官员们、赵文华之流,哪个不是来发国难财的?

然而。

戚继光在北京的时候,幸运就幸运在“无论南方抗倭还是北方御虏,均能受到文官的倚重和支持,在北方甚至得到掌握朝政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支持。这可以说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院战略部研究员范中义先生的《戚继光评传》)。


再说二。内阁和皇帝的态度

胡宗宪是我要送你们礼,才能保住“东南帑藏,悉从调取;天下兵勇,便宜征用”的自由度。没有这个钱,没有内阁和皇帝的全力支持,比如戚继光要练兵,兵从哪来?谁给你募?谁给你们粮?谁帮你们打?全国如何尽最大力量帮助你们打仗?元辅权倾朝野也不甚care东南沿海,俺答打到北京来都能认了。皇帝整天炼丹、不按套路出牌,想杀谁不杀谁什么时候杀you never know. 然而最后这倒成了他“总督银山”的所谓证据了。

然而。

在北京的戚继光得以大展宏图,是因为“内阁中的徐阶、高拱、张居正、特别是张居正,都重视边防,都倚重和信任他;直接的上司总督谭纶是他多年共事的老朋友,巡抚刘应节是他的老乡更支持和关怀他。后来谭纶升为兵部尚书,刘应节升为总督,他的另一位更亲密的朋友汪道昆又作兵部侍郎。所以他的请求都能得到应允,他的愿望都能变成现实”(《戚继光评传》)

对比可见一斑。

你当然可以做朱纨做张经万古留名,问题是不解决问题啊,出师未捷身先死好嘛?甭管黑猫白猫,先把耗子捉了。

有几个evidence:

  • 不经总督斡旋,戚帅都难以得到重视:隆庆元年戚继光、谭纶到北京来。戚继光到了北京就上疏要求给他10万大军成节制之师。说是10万不行给5万,5万不行给3万。如果领兵不过万人,那不可能抵挡得了鞑靼的军队。然而因为和朝廷沟通不善,朝廷根本是不接受这条请命的(《请兵破虏疏》/《明经世文编》卷三四七),甚至听信流言,给他任命了个神机营副将,他身在京营,心系边疆。

  • 需要总督的大力支持和斡旋才可实行御敌的策略:隆庆二年三月,谭纶任命为蓟辽保定总督兼理粮饷。是他把戚继光调来总理训练之事的。五月,戚继光总理蓟昌保定练兵事务,而他的御敌方略在有些人看来依然是“求望太过,志意太侈”(《张江陵书牍》卷上《与蓟辽督抚》),让他亲自练兵带兵在京畿地区当然不可能。就是3万精兵也不让他带啊。何况当时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钱。后来谭纶在蓟镇现有兵力中抽出3万,分十支,三大营,由戚继光训练。募兵计划还是落空了。

  • 若无阁臣支持,再好的方略也几乎寸步难行:而隆庆三年初,朝廷下达了以戚继光为蓟镇总兵官的命令,那就无权节制昌平、保定总兵官,因为有人阻挠。对此谭纶尽所能保护戚继光的权益,而当时也不是首辅的张居正也无力解决这一问题,几次写信给谭纶,说兵部这么处理“未尽其宜”、“诚出下策”,希望谭纶再想办法,他会从中斡旋。后来尽管戚继光为总理兼总兵官,但依然职权限于蓟镇。

  • 戚继光当时在蓟镇最欣慰的大概就是总督和阁臣,一个谭纶、一个张居正,都是全力支持他的。而且江陵把边防当做头一等大事,也都倚重戚继光。张居正对戚继光也是不用说了,直接通信、直接商量、把对戚继光不利、容易阻挠他练兵备边的官吏都调走了,还把他的门生调往蓟镇做总督。而谭纶进京做兵部尚书后,戚继光的朝中倚仗就更多了一个。这可是老胡梦寐以求的啊。

  • 当时谭纶去世的时候,戚继光在祭文中说,“知公者光,成光者惟公。”汪道昆离职、俞大猷、张居正去世,戚继光更是形单影只。自此之后,没有了倚仗,又受到了清算太岳的牵连,戚帅就郁郁不得志了。可见朝中支持者的重要性。

  • 再来看谭纶为俞大猷和戚继光与朝中沟通的重要性。谭纶那真是请求什么,朝廷就给什么....again真的是老胡求不来的幸运啊。

  1. 谭纶任总督时推荐俞大猷,调他来北方。合力建立车骑营

  2. 隆庆二年六月,谭纶任职三个月,戚继光任职一个月后。谭纶请求给蓟镇46000余两,织造战车、火器。

  3. 戚帅想练劣习成性的北方兵成节制之师。他打算调他的部下一万人做训练师范,谭纶请求,朝廷之给了他3000

  4. 戚继光还要修建边墙敌台。隆庆三年正月,谭纶上疏,请求在蓟镇建空心台。二月,朝廷答应了谭纶的请求。

    后面谭纶进兵部尚书了。也就更不必多说了。

也是我毕竟喜欢胡汝贞,也不是什么追求特别客观的历史学者。看到黑他的还是想路见不平一声吼.......其实也不用我吼,从古至今大部分学者还是很客观的。最后以今日读到的明代陈睿谟评唐鹤徵编纂的《皇明辅世编》中的几句话作为一个结尾。

“胡少保才气豪迈,志在武功,交通权贵、馈贻过。当奔走门下者,无择贤不肖,亦不问其有益与否,至则概满其欲而去。虚耗民财,几与军兴等费,律以士君子绳墨,何所逃罪。然方徐海辈猖獗,时同事相谗,危疑特甚,以欲款未款叵测之点夷,当且信且疑无厌之督视,万一有变,身不足言,其如国事。何昔人有云,货以藩身,况因可以安国家之杌陧,免生灵之荼毒乎?且其笼络之术,既穷于徐海,复欲用之王直,直之言曰‘必不效徐海堕牢笼作俘囚也’,少保竟以香饵得之,则其苦心妙手,机变无穷,不言可知已。其功如此,实亦以馈饴,赉予得力。余以为其费虽倍,蓗于当日不得而罪也”。

算是先抑后扬......交通权贵、馈贻过。当时在他门下的幕客,不乏鸡鸣狗盗之徒,他也不管你有没有才能,反正一概给钱,这些人满足了欲望就走了。虚耗民财,几乎等同于军费那么多,获罪自不必说。

但是。

当时朝中非议甚嚣尘上,有的是人等着弹劾、掣肘。这边是态度晦暗不明、心怀叵测的倭寇,那边是对他半信半疑、盯着他一举一动的朝廷监军,万一有变,身不足言,其如国事?(这句话说的真的特别准)以前人就说,钱财是可以自保的,何况他用这个钱来力挽国家于狂澜、免生灵之涂炭?再说他的笼络之术,在徐海身上用尽了之后,又用在汪直身上。汪直可是说过他不能像徐海那样的结局,但是胡宗宪居然使计得之,可见其苦心妙手。如此大功,他用的那些馈贻(给内阁、给监军、给倭寇、给士兵)也是贡献了力量的。


今天的戚帅,感受到我的重视了吗LOL

其实发现从古至今,真的有一部分人更欣赏、并且赞美那些为全名节“身危而功不成”的人,而诋毁那些“功成而受恶名”的人。

well人各有志,但我个人其实更倾向于喜欢后者。有道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水浊之时有的人选择隐,即便功不成也要保持所谓高洁、出尘不染。有的人却不求这濯足沧浪的虚名,不畏水浊、激流勇进。

我觉得后者才是更有勇气和担当的一群人。相较于爱惜羽毛而放弃理想,我更欣赏那些不惜虚名而力挽狂澜的人。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而有些经世济国的理想,只有戴上其冠,才可以实现啊。


我没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看到有人说,书里形容胡宗宪在严党倒台、被嘉靖说了句不是严党,闲住了之后,还在给嘉靖送东西这一行为,是贪恋荣华富贵,以期复出。well...他有大才,雄心壮志,凭什么还非得才53岁就在家闲着退休?就算主要原因是贪恋权力怎么了,人家的才能配得上这权力啊,没有这个权力如何施展才华抱负?被虚名所累,为证清白遁出红尘,从来不是他胡汝贞的作风。

他是当年在做巡按御史的时候就写了《安边八议》《筹边八议》的人,是在庚戌之变时高喊“寇入门庭,我辈岂能坐而视之”的人。是哪怕不能再去战场上,也会夜里挑灯看剑的人。大丈夫志在四方能屈能伸,何必不为五斗米折腰把自己饿死呢?


.........为什么又是安利胡梅林的一天==


*我需要大力感谢方志远教授在描绘这一段历史的时候稳准狠得抓住了要点:即胡宗宪与朝廷之间的关系,是他得以安心御倭的首要条件。这也是他从朱纨的失败中吸取到的宝贵的经验教训。非常insightful.


评论
热度(39)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若小七 | Powered by LOFTER